技术大爆炸后,应用场景落地成为低空经济规模化的爆发点
来源: | 作者:低空经济商情 | 发布时间: 64天前 | 48 次浏览 | 分享到:

自2021年起,国家对低空经济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为其发展铺就道路。2024年两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将其发展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各地纷纷响应,积极开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全国已有三个省份全境开放,十三个试点地区大力探索应用场景。

被提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突破5800亿元,实现了两位数的增幅。

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5年有望增长至3.5万亿元。

随着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低空经济已在物流配送、农药喷洒、观光旅游、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崭露头角。

不过,面向未来,低空企业面向仍然有大片空白。以低空观光领域为例,尽管目前已有亿航、小鹏、零重力等eVTOL整机企业关注,但目前全国仅0.1%的A级景区布局了低空观光。

蜜蜂低空创始人赵敏认为,实现低空经济在日常生活中的规模化,目前受限的并不是技术因素,而是商业化的运营场景和应用成本。

一方面,大部分低空行业企业集中在上游的零部件、复合材料和整机研发环节。另一方面,通航机场数量较少且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截至2023年底,全国在册管理的通用机场数量仅有449个,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低空飞行器的起降和运营范围,实际使用场景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