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飞行汽车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进展,众多企业和科研机构在这一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飞行汽车从概念走向现实。
企业创新成果显著

Alef Aeronautics:2025年2月,马斯克投资的Alef Aeronautics公司Model A飞行汽车在公共道路上成功完成垂直起降测试。该车采用无外露螺旋桨设计,满电状态下可实现177公里水平飞行和322公里地面行驶,已获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特殊适航认证,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量产交付。
小鹏汇天:2025年5月9日,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体生产许可证申请获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受理,标志着其量产体系开始接受审查。小鹏汇天计划2026年量产交付,目前智造基地建设进度达70%,预计四季度竣工。
中汽创智:2025年4月15日,中汽创智“江豚1号”飞行汽车验证机完成全模态首次公开飞行。该车基于独创电子电气架构,核心模块可灵活组合,数据传输延迟降至微秒级,为量产奠定技术经济性基础。
国内高校科研成果突出

东南大学:2025年1月1日,东南大学发布国内首辆分布式电驱动飞行汽车“东大·鲲鹏1号”。该车为陆空一体构型,兼具地面与空中移动能力,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
技术突破助力产业发展

电池技术:2024年11月,亿航智能EH216-S完成全球首次eVTOL固态电池飞行试验,能量密度达480 Wh/kg,续航时间提升60%—90%。
电机技术:2025年5月18日,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自主研制的J250ST001新型百千瓦级一体化推进电机成功完成试飞,该电机总重量不足30千克,峰值功率达125千瓦,技术指标居国内领先水平。
飞行汽车技术的不断突破,不仅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应急救援等领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为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商业化应用的推进,飞行汽车有望成为未来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