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本月16日至19日举行。天津直博会是我国唯一以直升机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展会。在本届博览会上,都有哪些直升机、无人机等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亮相呢?

首次亮相的直-20T突击运输直升机堪称“全场明星”,它基于直-20通用直升机优化而来,填补了中型突击运输直升机领域的空白。航空工业直升机所副总师朱敏峰介绍,直-20作为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第四代直升机,首次实现了国产直升机全疆域、全天候使用能力。这种能力也在直-20T突击直升机身上得到体现。
朱敏峰说:“作为第四代直升机,直-20T要实现全疆域、全天候、全时的使用能力,需要新一代技术体系支持。为了实现全疆域能力,需要平台具备强大的动力系统;为了满足高原地区、平原地区以及高温、高湿等不同环境的使用,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直升机首次采用了防除冰设计,即在结冰气象条件下能够保证安全飞行;同时采用了最先进的电传飞控操纵系统,可以使直升机驾驶员的负荷降到最低。”

作为“空中救援利器”,AC系列民用直升机在经济建设和应急救援等社会公共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AC311A可以说是中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的一个缩影,它的前身AC311填补了我国轻型直升机领域的空白,AC311A则在这个基础上全面升级,它是名副其实的“全能选手”,可以广泛应用于空中巡查、航空灭火、医疗救护、警用执法等领域。如今这款机型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航空工业集团装备体系部副部长赵雷介绍:“(博览会)展示了我国自主创新研制的AC系列直升机产品,有的以真机形式展示,有的以模型展示,AC311A进行了功能性洒水演示,这些都是我国近年来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创新发展的重大成果。”
天津直博会上最新发布的《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5-2034)》预计,到2029年,中国民用直升机机队规模将突破1700架,飞行量将超过30万小时,未来10年中国民用直升机飞行时间将总体呈现增长趋势。
本届直博会还增设了5000平方米的低空经济馆,一批设计感、科技感、未来感兼具的新型航空器,展现出低空经济的无限可能。
eVTOL飞行器操作员在地面操控设备,游客坐在没有驾驶员的飞行器中在低空盘旋欣赏美景——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文旅体验将成为现实。在直博会低空经济馆里,记者见到了这样的eVTOL飞行器。

天津航链航空有限公司运行总监陈金茂向记者介绍:“目前已经签约5个新场景,包括长白山景区、昌邑世纪城、国家海洋博物馆、庆阳市发改委以及新疆的天山大峡谷。定价策略大概为299元,游客可以在3至5分钟内观光。”
AR-E800是航空工业集团在eVTOL领域的“明星产品”。航空工业昌飞副总工程师苗德建说,AR-E800具备分钟级快速折叠能力,折叠后机身尺寸是3.2m×2.1m×1.6m,不需要机库,普通房间就可以存放。
苗德建举例说:“当前(eVTOL)最适配的场景是景区物资运输和国家电网建设。国家电网采用流动式作业,要求eVTOL能运输,微型转场,为便于运输采用折叠方式,折叠后使用一辆普通箱货就可以运输。”
AR-E800已经获得航投公司、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航租赁等多家单位的110架订购订单。产品单机目标价控制在200万元以内,运营成本只有市面上现有运输手段的一半。